“去直销化”渐行渐远:直销企业将迎来数字化新发展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【直销界】如今,直销行业已经进入中国的二十多年,在企业运作模式及市场经营方面几乎无太大的改变,自2018年下半年始,大部分直销企业也开始纷纷转型社交电商,大举杀入“流量大池”,其目的是:一方面是如法炮制社交电商现成的“成功模式”,另一方面也是顺应社交电商繁荣发展的大趋势。

2017年12月25日前,直销还被冠以投资少、回报高、增长快的行业,而今天的直销却是以一种复杂多面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:一方面获牌、申牌企业队伍不断壮大,直销中的“黑马企业”异军突起,短短一年时间可达二三十亿元的业绩,频有个别知名直销企业大手笔冠名央视、高铁等;另一方面,部分直销企业进行虚假宣传、产品价格虚高等乱象,在社会上饱受非议。

而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带动下,直销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渠道打响口碑和市场,而有远见的直销人也开始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。在网络社交基础之上的“新直销模式”,不仅将传统的“人联网””转变为“物联网”,更结合了大数据、大物流的优势,大大提升了资源配置,让人脉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,从此直销人开发市场不再难,消费者购买产品更轻松。

事实上,直销企业作为商业社会一个细分行业,又属于特殊的种类,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“直销化”标签,而当直销遇到政策变动或者舆论危机时,一些直销企业避谈直销,走“去直销化”道路。

而如今,社交电商、会员电商、社群电商等电商流量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。对于直销企业而言,无论其遵循人与人面对面销售产品的直销方式,抑或借助当下网络社交工具进行裂变吸引用户售卖产品,其本质都只是围绕零售做生意,而零售的终局是如何将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循环下去,带动平台的新发展。在这个过程中,效率和体验带给消费者的感受会越来越强烈,品牌加好产品一定会成为消费者分享、促进传播的基础,因为供应和产销全产业链的打通、企业的运营能力则最终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。

此外,直销需要运用其他商业模式中优秀的部分赋能直销,让不一样的文化融入到直销的文化基因之中,既考虑技术所带来的工具流的转变,也要考虑消费群体年龄结构的转变,同时还包括所提供的产品、信息传播方式、渠道架构、服务方式以及供应链结构等各个方面变化。直销转型这不会是最后一次,但如果每一次直销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到更好,吸收新模式优势,那么直销的未来潜力依旧巨大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直销界立场
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,保持文章完整性(包括直销界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),并请附上出处(直销界)及本页链接;对于我方所转载的文章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未按照规范转载者,直销界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
+1
0
发表评论
相关文章
2020中国慈善榜揭晓古润金荣获“侨商慈善领袖”殊荣
第八届完美公益影像节在京举办“写给世界的诗”传递爱与希望
18-35岁成保健品消费主力军
两度更名,道圣堂从“活络康膜”到“道圣康膜”虚假宣传依旧被查
总业绩仅剩1000亿!中国直销还能否触底反弹迎来春天?
广州梵大集团优减项目涉嫌传销
直销界团队

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