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健食品行业开展“正能量行动”,专家: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

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保健食品行业一直处在发展进行时,想让它走得更稳、更远,则需要更多的“正能量行动”。5月19日,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、中国保健协会、中国营养学会等联合发起“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正能量行动”倡议,倡议每年5月19日设立保健食品行业公众服务日,呼吁行业诚信自律,向公众普及及保健食品知识,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健康风险的能力。


    640.webp (54)~1.jpg

    保健品行业变迁



   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起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,改革开放之后,国民经济水平快速上升,人们对于保健品的需求有所上升。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:


    第一阶段为1987-1998年,保健品行业在此期间蓬勃发展,但同时也伴随着乱象迭生,如“中华鳖精”事件;


    第二阶段为2000-2005年,保健品行业在此期间处于发展试行阶段,保健品厂家大幅缩减;


    第三阶段为2008年至今,保健品行业,尤其是保健食品,处于监管加强期。2019年受“权健”事件影响,“百日行动”(1月8日-4月18日)加强了对于保健食品注册+备案制度双轨并行的执行力度,严格医保刷卡类目,同时停止发放直销牌照。


    据统计,2019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965亿元,增速下降至3.1%。


    而到了2021年,市场发展又走出了新的节奏。


    640 (5).jpg


    5月19日,中国保健食品行业“正能量行动”暨倡议设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公众服务日在京举行,不可避免的提到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。“新冠肺炎疫情在改变人们工作、生活方式的同时,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成员的营养健康,保健食品需求呈现多元化增长。”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提到,伴随着行业政策红利,目前保健食品备案双轨制正在持续加快深化改革,新功能、新原料探讨也逐步提上日程。


  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在致辞时表示,2021年,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,虽然新的行业洗牌不可避免,但可以肯定的是,行业中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具有正能量、诚信规范经营的企业会随之脱颖而出。


    正如厉梁秋、常翠青所言,剧增的健康需求推动着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保健行业市场规模达2227亿元,同比增长18.5%。预计2021年有望突破3300亿元,保健食品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。



    呼吁行业诚信自律


    此次活动倡议每年5月19日设立保健食品行业公众服务日,呼吁行业诚信自律,向公众普及及保健食品知识,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健康风险的能力。


    在行业自律角度出发,常翠青说:“就整个保健食品行业而言,如何齐心协力重建行业信心、市场信心,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。”


    640 (4).jpg

    “在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容的大潮中,众多企业竞相争流,能否用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,能否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品牌,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各项指标的实现,是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机遇,也是时代考验。”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指出,尽管保健食品行业20多年来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、减少医疗支出等多个方面做出瞩目成就,消费层面仍然存在让监管部门、媒体和消费者不放心的地方,比如虚假夸大宣传、食品当保健食品、保健食品混同药品、诱导老年人大单购买等问题。


    对于上述问题,徐华锋认为,主要是行业“内卷”严重,低水平重复、复制,研发投入和创新发展不足,市场夸大宣传,忽视科普或者重视不够等导致。“希望更多的社会组织、媒体和企业加入到正能量活动中来,引导消费者自觉形成合理膳食、控烟限酒、适量运动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,普及健康观念,用正能量来潜移默化,引导行业有序发展。”徐华锋说。



    做好用户教育


    一款面包好不好吃,我们吃一口就可以验证;但一款保健品有没有效,不吃几个月没办法验证出来,周期太长。所以保健品不像“药品”那样能够及时反馈,也不像“食品”那样可以快速的判断好不好吃,导致这个品类需要付出较大的用户教育成本。这样一来,新品牌不容易打入市场,老用户只关注成分和品牌。


    根据京东健康数据研究院的数据,近4年,消费者在平台上的交易规模、人均消费、单次金额都有大幅提升。但与此同时,用户消费也存在“不理性的”情况,比如只认牌子,只讲成分,并不看适不适合自己,出现不合适的情况一切都归因于产品“没效果”。基于此,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、理性消费保健食品,也是当前保健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。


    “用户教育仍是重中之重。”京东健康副总裁杨叶介绍说,现在很多用户都是通过直接搜索“成分”寻找商品,仅30%搜索词包含品牌。挑选保健品时,用户对品牌和产品功效关注度最高,对具体产品,则首先关注活动力度,其次才会关注服务保障。




    文章来源:新浪潮杂志
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  • 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直销界立场
   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,保持文章完整性(包括直销界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),并请附上出处(直销界)及本页链接;对于我方所转载的文章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,直销界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
    +1
    0
    发表评论
    相关文章
    2020中国慈善榜揭晓古润金荣获“侨商慈善领袖”殊荣
    第八届完美公益影像节在京举办“写给世界的诗”传递爱与希望
    18-35岁成保健品消费主力军
    两度更名,道圣堂从“活络康膜”到“道圣康膜”虚假宣传依旧被查
    总业绩仅剩1000亿!中国直销还能否触底反弹迎来春天?
    广州梵大集团优减项目涉嫌传销
    直销界团队

    热文